左浮动图片
右浮动图片
新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热点
【血站动态】告别“经验式”管理 推进质量持续改进 ——赣州市中心血站积极创新,提高员工队伍软实力

时间:2019-09-20  浏览次数:2468次

   质量是血液的生命线。近两年来,赣州市中心血站不断探索质量管理新方法,借鉴企业和医院等其他机构的成功经验,应用科学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规范采供血现场管理,确保了我市用血安全和需要,为实现我站“1145”发展战略目标,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质量型、智慧型血站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部署,高位推进

   自2018年起,我站开启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年活动”,安排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到赣州市人民医院跟班学习FOCUS-PDCA在质量管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同时推行“5S”现场管理工作方法,并在年底开展了质量改进项目的评比活动。

   今年3月,我们继续加强人才队伍的打造,派遣质量管理人员到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进修,学习质量管理工具应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流程,进修结束后负责全站质量管理工具应用知识培训及质量改进项目的辅导工作。

   5月,我站延续去年的活动方案,制定2019年《赣州市中心血站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详细地部署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提升年活动”的目标、要求及时间安排。

   在站领导的高度重视、全面部署下,各科室及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下,我站质量改进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真抓实干,多措并举

   ——加强质量管理工具应用能力培训,开展质量改进项目,严格管理工具应用过程监督及考核评比,推进质量管理工具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

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对全站员工进行分级培训,提高整体管理工具应用基础理论水平;细化质量管理改进项目筛选,提升管理工具应用针对性,相关科室按要求完成项目改进;质管科教科参与各科改进项目各阶段的讨论与分析,监督改进过程的进度及规范性;积极组织改进项目竞赛,注重质量管理工具在采供血流程质量改进行实际应用效果。

   ——推进6S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确保采供血环境符合采供血质量要求。

   在推行采供血现场5S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安全(Safety)”要素形成6S管理,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建立安全生产环境。制定《6S评分细则》,考核分数与绩效挂钩,不定时组织对6S现场管理的督导、检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组织滚动内审,确保质量体系得到监控与持续改进。

   在每年常规内审之外,组织多小组交互实施的滚动内审,并安排见习内审员参与内审实践,范围涉及整个采供血流程及相关服务,持续验证我站质量体系文件运行状况,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及运行的有效性。

劳有所获,初见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站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效果显著,员工质量意识、质量改进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提高、质量管理工具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相比去年,我站今年的质量改进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进步:改进项目由去年的10项,增加到今年的15项,且去年都是PDCA项目,今年增加了2个品管圈项目。

   ——6S现场管理更加规范,6S理念深入人心,员工素养不断提升。各科室贯彻“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素养”“安全(Safety)”6S现场管理理念,积极消除安全隐患,控制成本,减少浪费、节约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督导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少。

   ——内审发现更加广泛和深入,发现和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今年是我站首次采用滚动方式进行内审,历时4个多月,不仅提升了我站内审员的能力,增强了个科室对内审工作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工作上有待改进的问题,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

   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实行新的管理方法并不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就能够很好地掌握,质量管理意识改变才是最难的,不论是企业、医院还是血站,在刚开始都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很多员工会把它当做额外的工作,消极对待。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耐心、更加充满热情地推动这项工作,在站领导的带领下,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员工质量管理能力,不断持续改进采供血机构流程质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才能使采供血流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采供血流程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采供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内审会议